11月13日5時,由中鐵十一局集團、鐵四院、鐵五院參與設計施工的新建福州至廈門鐵路(簡稱“福廈高鐵”)湄洲灣跨海大橋成功合龍,標志著福廈高鐵關鍵控制性節(jié)點順利打通,“乘坐高鐵看?!钡脑竿磳崿F。
建設中的湄洲灣跨海大橋
新華社、中央電視臺、中新社等媒體從不同角度發(fā)布消息,記錄這中國高鐵建設史上的關鍵一幕。
湄洲灣,北接泉州港、肖厝港,南連廈門港,組成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湄洲灣跨海大橋長14.7公里,海域施工長10.8公里,是國內首座跨海高鐵矮塔斜拉橋。
湄洲灣跨海大橋順利合龍
鐵四院承擔了福廈高鐵全線的設計任務。在設計過程中,出于對媽祖文化的保護,減少對湄洲灣自然環(huán)境的擾動,鐵四院的橋梁設計師們采用主跨180米預應力混凝土連續(xù)剛構部分斜拉橋跨越3000噸級主航道,有效解決了曲線上大跨度跨越航道的軌溫調節(jié)器設置問題。索塔采用雙柱式橋塔,橋面以上塔高30米,在墩塔梁固結處橋塔分離為兩個獨立塔柱,呈倒Y形,猶如落雁貼水疾行,營造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理想畫卷,打造了湄洲灣獨特的橋梁景觀。
中鐵十一局集團福廈項目部秉持“精品工程、智能福廈”理念,成立科研攻關小組,一邊推進工程建設,一邊立足海域特點進行工藝、工法創(chuàng)新,先后攻克了海上超長棧橋、潮汐區(qū)圍堰、大直徑深水樁基、主塔索鞍定位等施工難題,創(chuàng)下多項“中國造”之最,形成了矮塔斜拉橋索鞍快速定位施工工法等30余項科研成果,確保了大橋按時保質順利合龍,加快了工程建設步伐。
據了解,該橋除連續(xù)梁外全部采用40.6米箱梁設計,是福廈高鐵唯一一座40.6米箱梁橋。采用中鐵十一局集團聯合鐵五院自主研發(fā)的“昆侖號”千噸級運架一體機和大跨度移動模架制梁機,分別從南向北進行海面架梁作業(yè)、由北向南進行現澆梁施工,一舉解決了施工周期以及大跨度海上現澆梁等施工難題。
部分已授權專利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