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中鐵二十五局集團四公司成功捧回“廣西五一勞動獎狀”。這份由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總工會發(fā)出的最高獎項,是對該公司近年來精耕廣西,深度融入壯鄉(xiāng)建設、助力八桂經濟發(fā)展的肯定。
中鐵二十五局集團四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扎根廣西柳州。68年來,他們始終堅守“建筑報國”初心,發(fā)揚“逢山開路、遇水架橋”精神,一步一個腳印悉心耕耘,在壯鄉(xiāng)土地走出了一條以質量捍衛(wèi)市場、以改革促發(fā)展之路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近3年來,該公司在廣西屬地市場承攬工程72個,中標合同總額近200億元,較3年前增長超300%。
深扎根,延續(xù)優(yōu)秀基因
2020年,該公司攜手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投身國企改革大潮,探索成立混改公司,并成功開發(fā)南寧亭洪路延長線工程,在屬地開啟了混改發(fā)展新模式。
能與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達成深度合作,得益于該公司扎根廣西68載的精心耕耘。
新中國成立之初,該公司便承接了國內鐵路第一孔栓焊梁試驗——湘桂鐵路雒容大橋修復工程。施工中,建設者攻克了鋼梁除銹防銹、高強度螺栓適度施擰等技術難題,成為西南地區(qū)首批登上“國家科技進步獎”領獎臺的單位。1977年2月,原鐵道部決定以湘桂鐵路紅水河斜拉橋建設為試點,探索斜拉橋施工工藝。該公司憑借在湘桂鐵路雒容大橋積累的豐富施工經驗,成功爭取到這項任務。3年時間,建設者日夜奮戰(zhàn)在紅水河畔,克服湍急的水流和大風影響,試驗了上千種材質方案,成功研發(fā)出一系列國內領先的斜拉橋施工新技術,建成了國內首座鐵路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斜拉橋,并榮獲“國家優(yōu)質工程銀獎”“國家科技進步獎”,在西南區(qū)域建筑市場打響了品牌。
第一代建設者憑借對施工品質的堅守、對技術攻堅的執(zhí)著,積淀了公司扎根廣西的技術根基、深厚人脈和市場基礎。
如今的四公司,已發(fā)展成為年營業(yè)額超百億元,擁有近2000名員工的大型建筑施工企業(yè),實現(xiàn)了從單一工程修建向施工總承包,由單一鐵路專業(yè)到房建、市政并駕齊驅,由施工建造到BT、BOT、PPP、EPC多模式并存的轉變。
緊融入,揮灑成長汗水
柳州,處于湘桂線、黔桂線、焦柳線等西南重要鐵路交會點,是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樞紐,良好的區(qū)位優(yōu)勢為靠鐵路起家的四公司深度融入廣西鐵路網(wǎng)建設提供了契機。
2013年12月28日,隨著廣西首列動車駛過,中國鐵建打造的廣西高鐵“咽喉”工程——南寧鐵路樞紐屯里橋群投入使用,廣西正式邁入高鐵時代。這條進出南寧東站的必經通道,8座3層大型橋梁縱橫交錯,是國內罕見的“三層八橋十線”鐵路橋群樞紐,運行時多列動車組列車疾馳橋上,猶如巨龍群舞,場面壯觀震撼。施工中,建設者攻克行車干擾、上跨下穿、線路交叉等多項難題,交出100余次封鎖施工無延點、兩個月完成101個橋墩施工的圓滿答卷,成功打通了廣西高速鐵路大動脈。
“開工就決戰(zhàn),起步即沖刺”。在廣西首條時速350公里高鐵——南(寧)玉(林)鐵路項目工地,該公司在創(chuàng)下月均產值1億元的紀錄后,在今年3月又掀起“春耕”熱潮,僅用40天就完成了樁基施工和球鉸安裝,為下一步橋梁轉體、助推廣西“東融”接入粵港澳大灣區(qū)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南寧鐵路樞紐屯里橋群、南玉鐵路只是該公司提供“鐵建方案”織密廣西鐵路網(wǎng)的其中“一針”。60多年來,在該公司的積極參與下,廣西“北上”樞紐干線——焦柳鐵路成功打通;“中華扶貧第一路”——南昆鐵路讓廣西“東盟國際大通道”路網(wǎng)初具模型;南廣鐵路獨屋特大橋成功轉體,創(chuàng)下西南轉體橋施工紀錄;湘桂鐵路、南昆鐵路、南廣鐵路、云桂鐵路、南欽鐵路、貴南高鐵、柳南客專、德靖鐵路等,都留下了四公司建設者奮斗的足跡。
憑借這份成績單,2020年,他們在廣西市場承攬任務總額突破80億元,其中超過一半為超3億元的大中型項目,屬地經營再次跨步突破,“1+N”發(fā)展格局持續(xù)鞏固。
出品牌,收獲勞動獎狀
在廣西最大的編組站——柳州南編組站,一列列滿載貨物的列車來回穿梭。夜幕降臨,這個剛剛調配了24000列列車的站場,燈火通明,車流如織……繪出這充滿活力畫卷的,正是中鐵二十五局集團四公司。
2013年11月18日深夜,3000多名員工同時參與柳州南編組站封鎖施工。在無比緊張的6小時里,建設者成功拆除并插入道岔15組,撥接線路1.2公里,高效完成了廣西最大鐵路編組站的“心臟搭橋手術”,該工程獲評“廣西優(yōu)質工程”。
在南寧地鐵3號線心圩車輛段施工中,該公司遵循“與海綿城市同布局、同謀劃”的設計思路,創(chuàng)新提出“海綿車輛段”建設方案。由此,中國首個地鐵“海綿車輛段”應運而生。歷經1447個日夜,心圩車輛段于2019年6月正式投入運營。建成后的現(xiàn)代化動車庫,與湖泊、綠草、涼亭、繁花,還有往來如織的列車相映成趣,展現(xiàn)出南寧綠城與自然的和諧共生。這項精品工程獲得中國土木工程協(xié)會軌道分會專家組“極具推廣價值”的高度評價,并斬獲廣西最高工程質量獎和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。
同時,在廣西在建最長下穿地道——古靈大道地道工程建設中,該公司創(chuàng)新工藝,采用箱型模數(shù)化模具建設工法,取消全部墻體拉桿和內外支模腳手架,整體施工速度提高3倍以上,混凝土模具裝卸速度提升15倍以上,所有尺寸誤差控制在5毫米以內,墻面平整光滑,杜絕了傳統(tǒng)工藝下螺栓孔滲水隱患。該工程迎來柳州市住建系統(tǒng)上千人組成的觀摩團參觀學習。
國內首座鐵路斜拉橋、國內首個海綿地鐵車輛段、廣西最大鐵路編組站、廣西首條高速公路、廣西首個鐵路三層立交橋群、廣西最長鐵路深水橋……68年來,該公司屢創(chuàng)精品,先后獲得“全國優(yōu)秀施工企業(yè)”“全國鐵路安全生產先進單位”“國家重點工程施工功勛單位”“廣西企業(yè)100強”等榮譽稱號。
圖為全國首個海綿車輛段——南寧地鐵3號線心圩車輛段
相關新聞